工作动态 | Work
扬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2020年工作总结
2021-01-07 14:51:00
发布者:admin
浏览量:
扬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2020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扬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市残联的关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大资金募集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拾遗补缺的作用,组织实施扶残助残公益慈善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做好助残资金募集工作。今年以来,市基金会积极开展扶残慈善资金募集,力争汇集更多的慈善资源,凝聚更大的慈善力量,助力残疾人打赢脱贫攻坚战,共收到捐款327.6万元。
一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为进一步加大慈善力量,市基金会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财政配套95万元,其中50万元专项用于省家电圆梦项目,30万元用于扶贫项目,15万元作为基金会办公经费,大大增强了基金会的资金实力。
二是积极号召理事单位带头捐款。通过深入到相关理事单位,积极向企业宣传扶贫攻坚政策以及贫困残疾人家庭需求,争取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其中江苏好东方集团捐款200万、城控集团捐款20万,丰盈置业捐款25万、瘦西湖旅游发展集团捐款8万、红十字会捐款6万。
三是积极发动社会爱心单位热情捐款。基金会坚持以项目促募捐,开展了“爱与我同行”扶贫助困项目的募捐活动,通过向社会爱心单位发放募集函,集小善成大爱,共收到8个单位捐款8.8万元。
四是积极做好“99公益日”腾讯网募有关组织工作。明确募捐任务。市残联、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发文,将今年的募捐任务分解至各县(市、区),在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理事长顾爱华对于“99公益日”网络募捐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实施配套奖励。除腾讯配捐、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奖励外,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拿出资金,对本市助残项目按照募集资金的10%进行再配套奖励,充分调动各地、各机构积极性。积极走访企业。宣传“99公益日”网路募捐和我市项目,向爱心企业家进行劝募。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单位—仪征市新世纪房地产有限公司捐款15万元,扬州华扬太阳能有限公司捐款2万元,扬州城控集团发动干部职工捐款2.3万元,扬州瘦西湖旅发集团线下捐款3万元。号召各县(市、区)加油助力。要求各县(市、区)残联为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关爱童享”项目建立一起捐。各地组织乡镇召开网络募捐工作布置会,号召乡镇在一起捐名下组队,同时发动部分爱心企业组队捐款。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关爱童享”项目筹款总额线上筹款37.4万元,线下筹款5万元,腾讯配捐6000元,省基金会奖励配套11.2万元;全市四个项目共完成募捐60万元。
(二)扎实开展扶残救助公益活动。今年以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围绕省、市残联、省基金会民生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实施助残公益项目10个,项目总金额达337万元,惠及残疾人家庭6000余个,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的问题,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安全、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落实省基金会助残公益项目。认真组织省基金会助残项目需求调研,制定资金配套方案,“家电圆梦”项目配套资金50万元,购买彩电596台、双缸洗衣机611台、全自动洗衣机651台、电风扇306台、电饭煲378台、微波炉178台,惠及贫困残疾人家庭2720户;“助行行动”项目配套资金12.2万元,为贫困肢体残疾人发放轮椅1220台;“爱可声传递”项目配套经费2.55万元,为90名贫困听力障碍者适配助听器。实施省基金会“阳光学子”公益项目,筛选上报40名阳光学子,争取助学金12万元;
二是开展“关爱童享”公益项目。市基金会参加“99公益”网络募捐共获得线上、线下、腾讯配捐和省基金会配套共计53.5万元。市基金会另行补贴6.5万元,按照“关爱童享”项目要求制定了我市实施方案,为全市康复机构在训儿童中家庭困难的发放康复救助,每名儿童3000元,共惠及200名儿童,项目总金额60万元。
三是开展“温暖行动”公益项目。2020年春节前,为全市12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发放了罗莱家纺优质棉被,并对市区10个社区、1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开展慰问,发放100床棉被和5万元救助金。在“国际残疾人日”来临之际,“温暖行动”再发力,为全市2000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发放棉衣2000件,南极人保暖内衣2000套,帮助他们温暖过冬。
四是开展“家电助残”公益项目。向全市1000名贫困残疾人家庭捐赠美的取暖器,在春节前为他们带去温暖。
五是开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公益项目。对市区7个残疾人之家发放了辅助性就业补助资金,每家3万元,专项用于购买辅助性就业及相关设备,辅助性就业项目运行等费用,帮助重度肢体、精神、智力等就业能力较弱的残疾人群体,通过辅助性就业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
六是开展“百万扶贫”救助活动。全国助残日期间,基金会实施了“家电圆梦”“爱与我同行”“关注精神残疾人生活”“关注肢体残疾人出行”四大公益项目,为贫困残疾人家庭发放2720台家电;为5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发放救助金,每户600元,改善贫困残疾人家庭生活状况;对300名重度精神残疾人给予医疗救助,每人1500元,帮助精神残疾人恢复健康、回归社会、改善生活;发放轮椅1220辆,为肢体残疾人朋友解决出行难问题。助残日期间实施的四个公益项目累计价值100余万元,得到到了社会和广大残疾人的高度赞誉。
七是开展“扶残济困 励志奖学”公益项目。市基金会在以往残疾学生救助基础上,扩大了救助范围,将低保或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子女纳入救助对象,除原有大专、本科、研究生外,今年还将高中纳入奖励范围,共向133名学生发放助学金24.05万元,受助学生覆盖面、救助人数、救助金额均大幅度超过往年。
八是开展“阳光浴室”公益项目。定向为宝应1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免费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帮助他们圆洗澡梦。
(三)扎实抓好基金会内部管理。今年以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不断加强内部规范管理,切实提高服务能力。
一是召开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二届二次会议。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基金会年度工作会议改变模式,采取上门和通讯的方式,分别征求基金会各位理事长和理事的意见,对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0年工作安排进行审议,得到各位理事长和理事的支持和理解。
二是实施了法人变更。根据市委组织部要求,市基金会严格按照向业务主管部门省残联提交请示、理事大会选举、省残联公示、省民政厅委派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法人离任审计等规范流程,将基金会理事长、法人变更为王永杰同志,并由省民政厅换发了新的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
三是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市基金会以法人变更为契机,进一步基金会内部管理。由市残联分管基金会工作副理事长张佑根牵头,召集基金会驻会工作人员和基金会监事召开了驻会办公会,明确了基金会部门设置和人员职责分工,并对财务报销程序提出了规范要求。经基金会理事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制定了《扬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会议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并以文件汇编形式下发,确保基金会在今后工作中健康有序规范运转。
四是开展了助残项目督查。为加强对扶贫助残公益项目的管理,市基金会下发了《关于开展扶贫助残公益项目专项督查和2021年项目需求调研的通知》,对各县(市、区)2019和2020两年基金会助残公益项目进行专项督查,通过座谈交流、检查档案、实地走访等形式,检查公益项目的完成和捐赠物资、资金的管理、发放、使用情况。
五是加强学习交流研讨。在全省基金会工作会议上,我会被表彰为2019年度全省“公益助残项目推进奖”和“网络募捐工作突出贡献奖”一等奖,并进行了经验交流。加强与泰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交流,针对助医、助学等项目实施以及内部管理等专项工作,进行座谈研讨。按照省民政厅要求,安排工作人员参加省民政厅组织的业务培训,学习社会组织慈善法、捐赠法等有关法规内容,进一步提升基金会人员从事慈善工作的能力水平。
六是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全国助残日期间,市残联、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对江苏扬建集团等为2019残疾人慈善救助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的12家爱心单位进行了表彰;“国际残疾人日”广场活动现场,对12家2020年扶残助残爱心单位进行了表彰,均由市政府分管市长向爱心企业颁发了奖牌和证书。推荐基金会副理事长—扬州丰盈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锋为全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展示了爱心企业家支持残疾人慈善事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2020年,虽然我们为残疾人做了一些工作,办了一些实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广大残疾人的需求相比,我们做得还很不够。特别是今年由于受到疫情、洪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影响,残疾人群体面临的生活困难不断增加,需要实施救助的面不断扩大,爱心企事业单位也面临许多困境,所以,今后慈善资金募集的难度很大,形势不容乐观,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基金会将继续弘扬务实作风,主动作为,振奋精神,创新工作,善作善成,巩固既往成果,努力补齐短板,寻求新的突破。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提质效。高举人道主义旗帜,大力倡导扶残助困的良好社会风尚,瞄准残疾人需求,积极筹集资金,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组织实施助困、助学、助业、助康、助行等系列公益项目,切实为残疾人谋福祉,推动广大残疾人共奔小康。
一是抓好助困公益项目实施。认真做好现有品牌项目的实施,继续抓好“爱与我同行”“关注精神残疾人”“暖冬行动”“ 家电圆梦”救助资金发放,实施“阳关浴室”公益项目,为贫困残疾人家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二是抓好助学项目实施。做好省基金会“阳光学子”项目申报,继续实施“扶残助困 励志奖学”项目,由好东方集团出资,对考上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残疾学生,实施励志助学,对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子女优秀大学生实施励志助学。
三是抓好助康公益项目实施。关注特殊儿童成长,重点对肢体、孤独症、多重残疾儿童实施康教成长救助。对残联定点康复机构进行设备帮扶,提升康复水平。
四是抓好助业公益项目实施。聚焦残疾人就业问题,表彰一批优秀的自主创业残疾人代表,扶持“残疾人之家”等残疾人服务机构运营,通过实施扶贫助残救助项目,真正帮助困难残疾人家庭改善生活状况,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二)着力在打造公益助残项目上树品牌。
一是精准定位设置项目。在当前全省残疾人已全面脱贫、残疾人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形势下,要加强调研,使基金会助残公益项目更加贴合残疾人需求,更能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是精细管理规范实施。按照“公开、透明、高效和高公信力”的现代公益组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力和透明度,不但加强公益项目规范化管理程度,适时召开救助项目督查会,共同分析剖解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项目实施跟踪督查,确保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准确发放,防止发生弄虚作假、贪污截留、优亲厚友问题,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残疾人家庭。
三是精心宣传提高知名度。从提高社会参与度、公众关注度、支持者忠诚度等方面,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各自不同的传播优势,加强对基金会及其开展的各个项目、专项援助活动的品牌宣传。同时大力宣传扶贫助残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道德风尚,继续开展好扶贫助残爱心单位的评选活动,注重典型引领,使有为、有业、有绩的爱心企业名利双收。
(三)着力在拓宽资金募集渠道上寻突破。继续做好理事长、理事成员单位募捐、冠名项目募捐、社会爱心组织募捐。在确保传统募捐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提高对网络募捐的认识,开展好“99公益”网络募捐。
一是做好宣传发动。向全市残联系统、残疾人服务机构、社会爱心助残团体等宣传腾讯“99公益日”网络募捐工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帮助机构结合自身需求设置募捐项目,全面发动全市残联系统共同参与“99公益”网络募捐。
二是整合社会资源。精心打造网络募捐公益产品和品牌慈善项目,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残疾人慈善救助项目合作,充分发挥网络募捐的优势,拓宽筹资渠道,加强筹款能力,提高救助能力。
三是创新募捐模式。进一步培育爱心源,扩大募资面,充分发动各县(市、区)残联、理事成员单位和助残志愿者协会参与一起捐,发动残疾人服务机构参与一起捐,发动爱心单位和爱心个人参与一起捐,发动商会参与一起捐,做到线上线下联动,确保募资目标金额能够圆满完成。
(四)着力在加强基金会管理上促规范。良好的治理,可以促使基金会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兑现使命承诺。基金会要高效运作、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离不开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内部管理。
一是强化基金会制度执行。进一步加强基金会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明确基金会各机构、人员的职权及处理各项业务工作的流程,全科学的资金管理、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畅通信息发布,监督制约、公众咨询渠道,有效保证基金会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做到让捐赠者放心、受助者开心、工作者安心。
二是开展项目实施情况检查。基金会将会同市残联,深入县区,做好日常检查、督查工作,适时召开救助项目督查会,实地查看各地近年来助残公益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物资到户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整改,确保慈善项目、慈善资金惠及广大残疾人。
三是加强基金会自身建设。树立好基金会组织社会形象。及时调整充实基金会理事队伍,积极吸纳爱心企业家投身到公益慈善事业,夯实慈善基础,壮大慈善实力。加强基金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开展对慈善领域新政策、新规章的学习,建立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于开拓、精通业务的专业化人才队伍。